州财政局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190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州农业农村局:
刘开灵提出的《关于积极融入大湾区,打造生态、有机、绿色的渔业产业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动全州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2024年以来,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15%,较年初下降0.36个百分点,少收各类民营企业市场主体贷款利息0.44亿元。
(二)积极支持金融机构落实惠企政策。全州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减费让利,免收企业融资过程中押品评估费、抵质押登记费等相关费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提升企业办贷速度,推行“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建立预授信白名单机制和“绿色审批通道”,提高贷审效率。
(三)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政策落实。2024年,在省委金融办的支持下,黔东南州紧紧依托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黔东南州金融专区,创设“苗岭普惠贷”政策性数字金融产品,并从2024年省级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中安排项目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黔东南州普惠金融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信用评价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并将特色高效农业等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二、下一步建议
(一)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保障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银行、农商银行深耕主责主业,提高支农支小资源配置,加大对涉农型和特色高效农业企业的信贷投放,主动挖掘利率下降空间。积极运用人行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支持生态、有机、绿色的渔业产业发展。积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作用,鼓励发展渔业保险。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强化主业、逐步弱化或取消反担保措施,不断降低担保费率,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有机、绿色的渔业融资担保的支持力度。
(二)进一步拓宽线上线下融资渠道。搭建“政金企”线上线下对接平台,结合黔东南州农业产业精准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形成线下“政金企”对接常态化机制;充分利用“贵州金服平台”等线上对接平台,加强银企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产品宣传和政策传导的良好局面。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