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财政局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金融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一、精准对接聚合力。发挥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难题。一是畅通对接渠道。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印发了《2024年黔东南州“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总体工作方案》,统筹谋划2024年政金企融资对接工作,组织召开“政金企”融资对接会等涉企金融活动7场,通过对接共向银行机构推送“四化”等产业投资基金重点申报项目36个。二是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拓宽服务民营企业的广度与深度,打通服务企业的“末梢”。协调培训黔东南州11家金融机构信贷专业人员到“企业之家”轮值,并投放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终端,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上市辅导、信贷融资、金融业务、扶持政策等“一站式”服务。三是精准推送融资需求。畅通银企融资供需信息渠道,推进政金企深度对接,力促金融活水精准直达。力促金融活水精准直达,向辖内10家州级银行机构共推送“5+N”现代工业企业18家;推荐“桥头堡”建设重点项目93个。
二、产品创新添动力。引导金融机构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创新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引擎。一是开发数字金融产品。紧紧依托贵州金服平台,搭建了黔东南州的“苗岭普惠”特色专区,专区汇聚了黔东南州86款普惠性金融产品,打造形成了黔东南州“苗岭普惠贷”数字金融产品,并依托贵州金服平台信用评价功能给予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贴息500万元。二是简化办贷手续。银行机构立足金融需求,创新批量化、自动化的业务模式,同时通过手机银行、小程序等新渠道,实现信贷业务在线申请、审核、放款、归还等流程的“线上”操作和标准的“一站式”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加快信贷投放,不断提高获贷效率。三是创新抵质押模式。围绕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可用抵押物,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抵质押方式,拓宽农业经营主体抵质押品范围,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已相继推出致富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兴业贷、林权贷、林益贷等13种抵质押贷款产品。
三、减费降息激活力。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让利民营经济实体,激发经营和创新活力。落实上级要求,促使辖内各银行机构加强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加强服务价格披露,做好充分告知,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与管理,维护企业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比上年末减少融资成本0.74亿元。